当前位置:建筑人建筑文章频道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培训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与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与方法

08-27 14:34:19  浏览次数:191次  栏目:建筑培训

标签:建筑设计培训,建筑资料员培训,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与方法,http://www.jzr88.com

    1.划清成本、费用支出和非成本、费用支出界限

    这是指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即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与其他支出,营业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这个界限,也就是成本开支范围的界限。企业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在本期内发生的各项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应全部作为本期的成本或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虚增或少记成本或费用。至于企业的营业外支出,是与企业施工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所以不能构成工程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54条指出:"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所以如误将营业外收支作为营业收支处理,就会虚增或少记企业营业 (工程)成本或费用。

    为此,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杰、费用的支出见第一章第一节。

    由此可见,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是正确计算施工项目成本的前提条件。

&nbs

www.jzr88.com p;   2.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

    这是指对允许列入成木、费用开支范围的费用支出,在核算上应划清的几个界限。

    (1)划清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施工项目成本相当于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营业成本。财务制度规定:为工程施工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为工程施工而发生的各项施工间接费 (间接成本)分配计入工程成本。同时又规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期间费用与施工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费用的发生基本不受业务量增减所影响。在"制造成本法"下,它不是施工项目成本的一部分。所以正确划清两者的界限,是确保项目成本核算正确的重要条件。

    (2)划清本期工程成本与下期工程成本的界限
    根据分期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要划分本期工程成本和下期工程成本。前者是指应由本期工程负担的生产耗费,不论其收付发生是否在本期,应全部计入本期的工程成本之中;后者是指不应由本期工程负担的生产耗费,不论其是否在本期内收付(发生),均不能计入本期工程成本。划清两者的界限,对于正确计算本期工程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就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具体化,因此要正确核算各期的待摊费用和予提费用。

    (3)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
    是指要求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不得"张冠李戴",互相混淆,否则就会失去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意义,造成成本不实,歪曲成本信息,引起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4)划清未完工程成本与已完工程成本的界限
    施工项目成本的真实程度取决于未完施工和已完工程成本界限的正确划分,以及未完施工和已完施工成本计算方法的正确度,按月结算方式下的期末未完施工,要求项目在期末应对未完施工进行盘点,按照预算定额规定的工序,折合成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蔓。再按照未完施工成本计算公式计算未完分部分项工程成本。

    竣工后一次结算方式下的期末未完施工成本,就是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明细帐所反映的自开工起至期末止发生的工程累计成本。

    本期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根据期初未完施工成本,本期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期末未完施工成本进行计算。采取竣工后一次结算的工程,其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就是该工程自开工起至期末止研发生的工程累计成本。

    上述几个成本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实际上也是成本计算过程。只有划分清楚成本的界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才能正确。这些费用划分得是否正确,是检查评价项目成本核算是否遵循基本核算原则的重要标志。但应该指出,不能将成本费用界限划分的做法过于绝对化,因为有些费用的分配方法具有一定的假定性。成本费用界限划分只能做到相对正确,片面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追求成本划分的绝对精确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索赔制度。
    (2)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
    (3)制订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以及材料、结构件、作业、劳务的内部结算指导价。
    (4)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项目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项目成本核算必须有帐有据

    成本核算中要运用大量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的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及时;一定要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同时,还要根据内部管理和编制报表的需要,按照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费用项目进行分类、归集,因此要设置必要的生产费用帐册、正式成本帐,进行登记,并增设必要的成本辅助台帐。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部条件

    施工项目管理是带动施工企业整个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就项目管理抓项目管理,往往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只有依靠整个企业的力量与智慧,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机制,使企业的运行机制适应项目管理,才有可能为项目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育和发展的内部条件。同时,施工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同样会为项目成本核算营造了适宜的条件。根据 "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原则,发挥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

www.jzr88.com

    (一)企业管理体制的系统矩阵制改革

    项目管理的开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内部具有反应灵敏、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相适应。在系统矩阵式管理体制中,各职能部门机构按 "强相关、'满负荷、少而精、高效率"原则设置,形成具有自我计划、实施、协调能力的新型机构。企业领导层,不再以分管若干部门为分工形式,而代之以每人主管一个系统的新形式,每名成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决策权与指挥权。企业领导成员分别主管的五大系统为:经营管理系统,生产监控系统,经济核算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人事保障系统。公司经理负责各系统的总成协调。根据项目是工程承包合同的履约实体的特点,企业按 "充分、适度、到位"原则对项目经理授权,保证其履行项目管理责任,并对最终产品和建设单位负责,并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实施对项目管理的管理时,不干预、不妨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即"参与不干预,管理不代理".同时发挥好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服务的职责。

    (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的管理模式

    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分开,从根本上说,是去除两者相互之间的行政性隶属关系,通过"外科手术"式的改革措施,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具备各自运行体系的利益主体。为此,两层分开的标志应界定在管理层与作业层各自建立和形成完整的经济核算体系,以核算分开来保证建制分开、经济分开、业务分开。这种分离,可以防止实践中的形式主义。

    两层分开后,管理层将以组织"实施项目为主要工作内容并建立起针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和以效益承包核算为主体的核算体系。作业层将以组织指挥生产班组的施工作业为主要工作内容并建立起针对劳务、机务、服务等核算为主体的核算体系。

    实行项目管理与作业队伍管理分开核算,分别运行,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管理重心下沉到项目,管理职权到项目、管理责任下项目、核算单位在项目、实绩考核看项目。因而也极有助于把项目经理部建成责、杈、利、能全面到位配套,真正名符其实代表企业直接对建设单位负责的履约主体和管理实体。

    (三)企业内部市场的建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