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人建筑文章频道建筑工程管理市政工程现代住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现代住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12-04 23:47:37  浏览次数:131次  栏目:市政工程

标签:市政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技术, 现代住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www.jzr88.com

  要实现居住环境整合效益最优,需要采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尽可能地完善各项居住功能,增加情趣,提高品味,通过对住区的“精加工”,克服各种“先天不足”的毛病。住区规划建设中,应当将环境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阶段来进行。要彻底改变环境是搂栋设计的“副产品”的做法。(即摆好了接的位置,再“见室插绿”的作法)要通过对住区空间轮廓、群体组织、建筑色彩、立面造型、绿化配置、小品设置、屋顶、地面的铺砌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整合环境最优。

  相对独立阶段的环境设计应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进行,应建立在深入的居住形态调研,对居住行为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前两年,一些住区的规划建设热衷于搞大广场,大花园、大喷泉等,现在这种做法已逐步被淘汰;一些住区只注重植草坪、不注重栽树或很少种乔、灌木的做法也在改进中。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实用、贴近居民的宅旁路边可以进入的小花园和各种便于人们交往的休憩场所,住区绿化追求密实度,讲究乔、灌、草、攀援植物的合理配置和氧气的释放量。过去一些盲目追风求洋,搞花架子,片面讲气派,放大尺度的做法也正在克服中,中国风格、地方特色、尺度适当、空间宜人的规划设计已越来越受到推崇。这是住区规划建设进步的表现,其环境整合效益定会越来越好。

  2.建造、装修一体化

  住宅建造和装修能否一次完成,实现其建造、装修的一体化,这已经直接关系到居住的环境质量。有消息报导,据北京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新装修家庭甲醛的超标户占70%以上;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十分之九的患脑炎的儿童,其家庭均在近期进行过住房装修。可见家庭住宅装修问题直接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造装修一体化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竣工交付毛坯房,这是我国住宅建设发展阶段的历史产物。其弊端已有目共睹:损坏结构、影响环境、严重扰民,浪费资源。

  为克服开发者提供毛坯房,由住户自行装修造成的弊端,建设部专门发出通知禁止交付毛坯房,许多地方已纷纷提出菜单式装修方案——给住户提供装修菜单,住户点好“菜”后,开发商做“菜”,最后交出的是完全的成品房。这一方法,比提供毛坯房来说,无疑是个进步。但我们发现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开发者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据了解做菜单式装修成功者在全国廖廖无几。原因何在?主要还是目前的家装市场不完善、不规范,象样的家装专业队伍没有完全形成。鉴于此,开发商很难“按单做菜”。有的项目既然不好做,或者做了也不满意,加上按单做菜开发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于是干脆不做,交付的仍是毛坯房。

  毛坯房不行,菜单式装修也难推开,那么一次性装修到位的路行不行呢?上海等地的实践证明:行。2001年上海市已有3千套住房实现了一次装修到位,结果很受买房者欢迎,购销两旺。比如奥林匹克花园住区要买房需提前5天排队。

  上海市计划2002年3万套,2003年10万套(突破新房供应量的2/3)要实行建造、装修一体化。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它也将是我国住宅建设史上的一次飞跃,并以此成为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个切入口。

  一次装修到位,关键是转变观念。开发商、建造商、消费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要转变观念。一是没装修的住宅是半成品,不能卖;二是住房特色个性不能靠拆、砸、换的方式实现,而应从设计源头上考虑,从家俱、装饰品上体现。政府将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和引导。

  能否一次装修到位,关键在地方政府的决心,工作重点在开发商。开发商要认清市场发展潮流,适应市场需求,狠下决心,准确定位消费对象,认真把握市场需求,精心选择装修队伍,精心设计、精心选材(绿色建材)、精心施工,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做好了住宅装修,保证了住房质量,也是对企业品牌的一种推进,亦蕴含着新的利润增长点。上海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据报道北京世纪城二幢高层住宅楼,共192套房,全部一次装修到位,推出后仅一天时间就销售一空。

  三、关于住宅建设配套

  1.适度超前的配套原则

  在国家新的有关住宅区规划设计规范尚未颁布,老规范又不能完全适用的新情况下,如何规划建设住宅配套设施?现在各地做法不一,各显神通。见缝插针,不管配套的开发行为,已为各方所反对,难以为继,但不难发现至今还有不少开发项目,为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仍在千方百计地压缩配套项目,从而给城市给居民留下了隐患。笔者要强调的是住区建设配套问题要高度重视,并以适度超前为好。因为,相对充裕的配套设施,是住区运行高效率、服务高水平、居住高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住区的亮点,开发商的卖点。

  住区配套设施(含各项生活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建文化设施等)分市场方式立项和非市场方式立项两种。住区配套适度超前,讲求的是居住功能上的完善,并不等于所有住区配套的项目一个都不少的新建。

  以市场方式立项、建设的配套项目,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这类设施建什么、不建什么,规模大小、标准高低,决心由投资者下,拍板在老板。其规划建设的依据是市场调查,调查越深入、透彻,决策会越科学、理性。

  在建设布局上,过去那种住区周边建商店(特别是周边底商)、中间建住宅的手法,其弊端是显现的。商业繁荣不成,反而影响了内部居住环境,远不如相对集中布置在住区人流集中的地方或出入口附近,既使住区相对安静,又方便使用,符合现代生活的高节奏,高效率的要求,又能改变周边均是底商,不通透的格局。使住区的外围通透,空间交融,更能显现住区的档次和品味。

  非市场方式立项、建设的配套项目,主要是文教、管理、市政设施等配套项目。这属于不完全适用市场方式调节或市场不能有效调节的领域,其建设与否、规模大小、档次高低,既要依赖开发者的行为,又要有政府的监督、管理行为。市政、道路、绿地、给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必须配套、功能齐全、开发者要舍得投入。每一个项目的确定,规模、标准等既要讲功能、实用、经济,还应适度超前,留有发展绿地。文教项目,如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要强调因区制宜。如在市区搞旧区改造,附近的幼托、学校尚有足够的容量,能完全满足功能要求,就无须再强调新建。反之,必须配够。

  2.建住区会所问题。

  现在不少地方住区,正在兴起会所热,住区会所主要是为住区的居民服务的,它是社区交往、文化娱乐、以及餐饮休闲的主要场所,一般采用会员制的形式,以该住区居住者为主体,起到强化居民心理整合和归属的作用。

  会所的功能类似于过去规划的小区老年活动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那时候不搞会员制,现在的会所也有没采用会员制的形式。不论形式如何,统称会所,似乎是一种时尚。这些姑且不论,要论的是建设规模问题。

  现在住区会所有越建越大之嫌,似乎成了住区档次,水平的象征。会所建得大,设施较多,功能较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弥补城市功能不足的作用。但从长计议,会所大了,要获得经济效益,要维持正常运营,就必然要招揽区外人员加盟。然而,这对住区环境是一种干扰,住区居民的家园感,领域感受到影响。倘若无外来加盟者或数量偏少,则正常运营难以保证。在已建成的住区会所中,因会所规模偏大,而到会所者偏少,造成开不了业而空关的现象也不少见。笔者认为,住区建会所,规模一定要适度,它必竟不是城市俱乐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为本住区居民服务为本的思想,因地制宜,以实现切实能为本区居民服务的功能性的住区会所的宗旨。

上一页  [1] [2] 

,现代住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现代住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