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人建筑文章频道建筑工程管理结构设计2016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

2016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

04-29 20:55:04  浏览次数:275次  栏目:结构设计

标签:建筑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 2016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http://www.jzr88.com

  3. 3 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技术要点

  因为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松散、离析、缩颈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因此,必须着重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包括选好原材料、做好配合比、改进工机具、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等方面。

  (1) 完成钻孔到混凝土浇灌过程的作业时间要紧凑,不宜过长;混凝土的浆体浓度要恰当,浇灌量不得低于设计值,不然会降低泥浆的置换率造成夹泥。

  (2) 导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 左右的距离,旋转时要精确测量,反复校核。当球塞被压出导管并灌下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后,应将导管缓慢下降100~200mm ,使灌注初期导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尽可能加大,以保证底层的混凝土质量。

  (3) 在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施工进度和时间,经常地略微提升导管,以使混凝土均匀注入。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3m之间且不得< 1m ,每间隔15~20min ,要对混凝土面和导管沉入深度进行一次测量和校核。

  (4) 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混凝土堵塞导管的现象,一般是由于材料规格或配合比选取不当,或者是因为导管漏水漏浆导致管内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力增大、流动性降低造成的,要分清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切不要无控制地靠提管消除堵塞。

  3. 4 桩身质量的验收

  灌注桩质量的检验内容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通常检测承载力采用桩荷试验或大应变动测法,而检验桩身质量一般是通过对钻芯样实施超声波检测进行检验,抽查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 ,若工程需要时,还可相应增加检验数量直至逐根检查。

  4、 结语

  钻孔灌注桩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环节多,工艺复杂,成桩质量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严重时会导致桩身承载力的明显降低,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为了确保成桩质量和桩基工程的安全,必须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上一页  [1] [2] 

,2016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