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根据风速设定设计中考虑的迎角为±5°,±10°
3.“基准72”
(1)明确了抗风设计的流程
(2)基本风速分为四个区域,重现期为150年
(3)设计风荷载考虑阵风反应的修正
(4)设定了风洞试验基准和容许误差
(5)迎角为±7°
4.“基准75”
(1)基本风速分为五个区域
(2)修改风速高度分布
(3)修正考虑风荷载时的容许应力增加系数
(4)确定了施工中核核用的风荷载
(5)在风洞试验基准中增加主塔的模型试验
5.“基准76”
(1)为了和上部结构设计基准相一致,对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进行部分修改
(2)在“风洞试验要领80”中,增加模型制作,试验结果整理的内容
6.“明石要领90”
(1)针对明石海峡大桥的专用基准
(2)基本风速改为46m/s
(3)将阵风反应的影响由风速的修正改为风荷载的修正在附录中增加阵风反应分析方法
(4)结构阻尼分为弯曲、扭转两种
(5)规定进行阵风反应解析校核
(6)校核迎角为±3°
(7)在自激振动的检验风速中考虑风速时间变化
(8)在风洞试验要领中增加成桥后主塔风洞试验等
7.“尾道·今治基准94”
(1)针对尾道、今治线路专用的抗风基准
(2)设定尾道航路的基本风速、风速的高度分布和紊流强度
(3)由阵风反应分析结果进行的风荷载的修正
(4)增加拉索风雨振动的检验
8.“基准(案)98”总结大型风洞全桥模型实验研究成果
四、结束语
日本除了上述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以外,还于1991年由日本道路协会编集了适用于跨度小于200m以下桥梁的“道路桥耐风设计便览”,40年来,随着日本桥梁的建设,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体系。在设计基准制定编集过程中,土木学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个基准制定时间和背景不同,但并非新的基准就一定比旧的基准完善和先进,各个基准是考虑不同的桥梁跨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架桥位置的地形特点,不同要求的风洞试验等因素而制定,因而可操作性非常强,风洞试验是桥梁设计、检验、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正确地评价风洞试验的结果,日本制定了用以指导风洞试验的基准,?quot;试验基准76“,”试验要领80“,”明石试验要领90“。此外各个基准均明确规定抗风设计的最基本的风的特性,并对阵风反应的影响有较详细的规定。以上几点在编制我国的桥梁抗风设计规范时应予以借鉴和参考。
,2016剖析日本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之我见